北安博物馆“十四五”发展规划
(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形势
一、基本概况
二、“十四五”期间主要成绩
三、发展环境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理念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理念
三、发展目标
第三章 发展任务
一、创新博物馆管理体制
二、强化文物管理与保护
三、优化展览策划与交流
四、提升教育与服务能力
第四章 重点项目
一、加快建设中共黑龙江省委旧址陈列馆保护利用设施项目。
二、推进黑龙江省政府旧址保护展示工程、修缮、安防、消防等工程建设。
三、推进黑龙江日报社旧址修缮、消防、安防项目建设。
第五章 发展保障
一、坚持正确导向
二、加强组织协调
三、拓展规范经费
四、强化内部控制
五、优化人才队伍
“十四五”时期,是北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攻坚期、跨越期和决胜期、战略机遇期。为充分发挥北安博物馆的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管理办法》、《黑龙江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北安博物馆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形势
一、基本概况
北安博物馆位于北安市北岗区,北安市首座展示北安市历史文化的大型遗址类博物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乌裕尔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和展示的重要阵地,是深受全国游客喜爱的旅游热点窗口单位。该馆现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益一级,核定编制11人,隶属于北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管理,2012年纳入中央级免费开放博物馆。
北安博物馆于2008年着手筹建,2009年开工建设,2010年正式对外开放,之后相继建成中共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旧址陈列馆、黑龙江省政府旧址陈列馆、北安市文化艺术基地三个分馆。总投资1200万元(截至开馆前投入)。现总建筑面积已达 8985㎡,其中展厅面积 6648㎡,实验修复室面积32㎡,教育空间面积 850㎡,公共服务空间面积1260,游客服务中心622㎡。
北安博物馆基本陈列为《从延安到北安》及其它临时性展览。全面展示了解放战争时期以延安干部团成员为主要骨干都共产党人建立黑龙江根据地的的光辉历史。再现了北安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创造出的辉煌业绩。展览共分三个单元:放眼中国、红星照耀、薪火相传,包括一个序厅、三个展览主题厅、一个数字瀑布流展厅、五个场景复原厅、一个数字沉浸厅。开馆以来,该馆年均接待观众20余万人次,通过举办“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大型木雕《红色印记》全省巡展”,与高校、社会研究机构合作建立红色历史研究基地等活动,使该馆已成为全国弘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研究乌裕尔河流域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阵地。
二、“十三五”期间主要成绩
“十三五”期间,北安博物馆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展陈设施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0年5月,在原有展陈设施的基础上,北安博物馆实施了改陈工程,内容由原展示北安历史提升为展示黑龙江历史。多媒体视频播放系统6处;新增大型场景2处,原4处场景进行了升级改造,场景内人物全部采用硅胶人像超写实场景设计制作;新增了文物展柜24个,文物大型通柜6处,目前已展出文物、史料达2千余件套。
2、文物保护工作稳步提升。
一是高效完成馆舍修缮、安防、消防、文物数字化保护、文物预防性保护等项目建设,对我市珍贵的不可移动文物实施有效保护利用;
二是完成了文物的分类、分档、建账、贴签等工作;
三是通过省、市文物专家组的鉴定,我馆400件套文物被认定为国家三级文物,一般文物达3200件套,目前总藏品量已达到5108余件;
四是完成了文物库房扩建与室外大型文物的保护工程,2021年在原有库房基础上,扩建文物库房420㎡,购置了文物专用档案柜、底图柜、文物货架120余个,购置了超低温文物杀菌柜和文物修复相关工具。
3、社会活动日益丰富。
一是成功举办《首届从延安到北安学术研讨会》。2021年7月,由抗日军政大学研究会、北安市政府主办,北安博物馆具体负责的“首届中从延安到北安学术,研讨会举办。本次活动共邀请全国 18 个省(市)自治区的近8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相继举办了开幕式、“梦回北安之旅”启动仪式、“延安组歌歌”演出全国散文笔会——首届篝火晚餐会、红色博物馆群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北安经济发展对接会红色题材艺术藏品展等活动,极大的弘扬了延安精神与文化,促进了北安文化产业的发展,让北安博物馆得到了全国的关注。
二是成功举办了北安博物馆大型木雕《红色印记》全省巡展,2022年启动的全国巡展目前已相继在哈尔滨、延安、黑河等地展出。展出木雕图板23幅,实物600余件,观众参观总人数达10万人次,在全国取得了轰动性效应。编写出版了连环画《中流砥柱》。
4、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从2010年至2023年底,北安博物馆已累计接待观众60余万人次,成为北安展示地域文化的重要宣传窗口,成为全国重要研究和展示红色化的重要阵地,为提本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发展环境
1、发展机遇
政策机遇:“十四五”时期,国家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北安市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对俄大通道、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基础设施、项目、资金、区域联动等方面,享有诸多政策机遇。
时代机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旅游、养老、健康、文体、休闲等产业,把东北地区建成世界知名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迎来了文化、旅游发展的时代契机。
发展机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下,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博物馆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文化建设和博物馆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了有关文化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要求,博物馆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环境机遇:在此期间,随着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将日益增长,对博物馆的关注度也会不断上升,愿意走进博物馆的市民不断增多,这为博物馆更加积极充分地实现自身职能,增强与社会双向良性互动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2、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运行机制上,博物馆的法人治理结构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关系有待理顺,落实博物馆理事会的决策和监督作用方面仍存在制约因素;二是队伍建设上,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科研能力不够突出,科研成果薄弱,精细化的人才培养力度不够,专业背景互补、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尚未完全形成;三是在财政资金上,运行资金来源单一,保障运行和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的资金仍比较紧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服务能力的提升;四是在具体业务上,存在公众服务不够完善,展厅规范化管理有待提高;五是陈列展览品牌建设相对滞后,陈列展览策展题材和展示手段有待丰富;六是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尚在起步,有待推进;结合藏品挖掘自身教育资源的潜力还未完全发挥等问题。
要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有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勇气,厚植自身优势,引入科学的管理和决策模式,全面提升学术科研、陈列展览、宣传教育、对外经营等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资源优势和在推动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博物馆事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理念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区域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深入挖掘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黑龙江“十四五”全局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理念
以“博物馆+”推进博物馆与科技、教育、旅游等相关行业融合发展,坚持依法管理、规范管理,积极推动教育推广、公共服务、文创开发、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业务能力和辐射潜力的不断增强,更好地促进本馆事业全面、科学发展。
加快引进陈列展览新材料、新手段、新科技,增加无污染环保材料的使用比重,提高辅助展品、设备设施的循环使用率,节约能源和用水,提高环保意识,让博物馆成为区域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博物馆。
深化交流合作。深入开展文化文物交流活动,重点拓展龙江丝绸之路沿线省市及境外文博机构的业务交流和合作。强化与国内兄弟省市博物馆的展览合作和交流,举办高质量的文物博物馆系列学术会议与论坛。组织优秀文物展览及教育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努力打开文化传递与共享的生动局面。
提升文化惠民。围绕智慧博物馆和流动博物馆建设,实现文博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扩大文博产品的有效供给,打造本馆的文化惠民服务特色和品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北安博物馆将充分发挥红色文物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创新管理体制,探索发展机制,加强藏品收藏和保护力度,增强展览策划能力建设,推出更加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公众服务水平和业务辐射能力,打造博物馆特色品牌,在国家和区域博物馆的发展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国内一流、知名的综合型博物馆。
第三章 发展任务
一、创新博物馆管理体制
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理事会和法人治理结构,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的新模式;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定新制度的同时,加快对原有管理制度的修订;不断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形成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和岗位职责,打破只能上不能下的观念束缚,全面实施中层干部和专业技术岗位的竞争上岗和聘任制度;加强单位的文化建设,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对内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
二、强化文物管理与保护
拓展博物馆藏品渠道,丰富博物馆藏品的数量和种类。加强协作机制。把馆藏文物缺环项作为重点,加强历史时代生活及其环境物证的征集,丰富藏品体系。结合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建立完善的藏品数据库。开展文物藏品档案复核工作,实施全国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藏品定级达标建设活动。在已有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达标建设成果基础上,重视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博物馆藏品的自然损坏率。
加强对本馆文物保存环境的控制,改善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和微环境,建立适应东北地区气候环境的文物保存环境控制体系;同时,加强对本馆文物保存环境及博物馆周边环境的监测,完善文物保存环境无线监测系统,力争建成区域性的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中心。
三、优化展览策划与交流
做好基本陈列的更新计划,本规划期内至少完成对一个基本陈列的内容及展示的改陈工作。基本陈列展览每年更新的展品比例逐步提升,前两年年度展品更新率为上展展品总数的5%,后三年年度展品更新率为上展展品总数的7%。
本规划期内,每年举办临时展览5-10个,重视引进优秀展览,引进境外展览总数不少于5个。重点加强著名博物馆的深层次交流,拓展合作范畴,推广我馆巡展场次不少于10场。
四、提升教育与服务能力
深入挖掘本馆资源,充分实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致力于创造博物馆数字体验,积极利用交互式网络技术助推博物馆教育能力的不断提升。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推动本馆成为全国文博志愿者示范基地;探索建立博物馆教育记录和评估方法,系统开展本馆的教育项目评估。
不断提升本馆的接待能力和条件,细化服务内容,提供贴心细致的特色化“文化”服务;完成对本馆现有观众票务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为观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拓宽公共文化资源传输渠道,提供本馆出版物、其他文博文献和电子图书查询、阅览服务;为观众提供互动交流、咨询留言、在线访谈和网上调查等公众服务栏目,探索建立公众满意度指标和反馈机制;深入开展观众调查和观众行为分析,每年针对重要展览和服务项目开展针对性的专项观众调查;本规划期内,参观人数的年平均增幅不低于3%。
第四章重点项目
北安博物馆下设中共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旧址陈列馆、黑龙江省政府旧址陈列馆和北安市文化艺术基地,为更好的将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利用,拟对主馆和分馆实施保护项目。
一、加快建设中共黑龙江省委旧址陈列馆保护利用设施项目。
中共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革命文物传承好、发扬好、利用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有效改善旧址周边环境和解决省委馆展陈受限的现状,2021年,我市向国家文物局和发改委申报,争取到了3000万元的项目资金。该项目内容包括省委旧址陈列馆3472㎡的整体布展、修缮、安防、消防工程,25000㎡的室外环境整治,新建2550㎡的停车场和622㎡游客服务中心,预计2022年12月全部竣工并免费对外开放。
二、推进“黑龙江省政府旧址陈列馆保护展示工程”项目及修缮、安防、消防等工程建设。
黑龙江省政府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久失修,建筑本体出现多处病害。为更好的将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利用,拟对该处旧址进行本体修缮、安防、消防等建设工程,对黑龙江省政府旧址陈列馆1083平方米进行重新布展,新增数字化标识系统、智能展示系统等展示利用设施;室外部分实施环境整治工程等。现已完成项目概念设计方案。计划2024年7月前完成发改立项,10月完成招投标,2024年11月-2025年9月进行项目施工,2025年底完成项目验收。
三、推进黑龙江日报社旧址修缮、消防、安防项目建
设。
黑龙江日报社旧址建筑始建于1936年,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3,130平方米,时为伪满北安兴农合作社。1945年12月1日,中共黑龙江省工委在此创刊《黑龙江日报》,这是全国创刊最早、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省级党报之一。2012年依据该旧址建成北安博物馆,2014年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旧址因年久失修,建筑本体存在诸多病害。为有效保护文物安全,拟对该处旧址实施修缮、消防、安防项目建设。
第五章 发展保障
一、坚持正确导向
在实施本规划期间,坚持深入贯彻党二十大会议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部署,落实从严治党,坚持党的领导,通过开展学习教育和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深化本馆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本馆事业的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二、加强组织协调
合理确定部门分工,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协调机制。本馆领导班子要强化管理,牵头推进规划实施和相关措施的落实,协调解决本规划期内面临的主要问题。本馆各部门应根据本规划的主要指标设置总体目标和年度计划,明确职责,密切配合,认真组织落实,形成工作合力,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三、拓展规范经费
积极争取上级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增加本馆的运行经费;拓宽社会资金来源渠道,利用理事会广泛吸纳社会支持,多方筹措经费;开源节流,重点保障主要业务经费,积极争取财政专项和其他重大项目支持;建立经费使用监督机制;注重经费使用效率,增强预决算管理和各年经费的动态调整。
四、强化内部控制
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流程控制,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加强信息公开,构建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为本规划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五、优化人才队伍
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开展人才结构评估,制定人才计划,提升本馆岗位管理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通过传帮带、在职培训、进修和深造等方式,建立老中青结合,学历层次逐步提高的人才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探索以岗位绩效考核为基础的人员考核评价制度,提高队伍工作积极性和后劲。